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温小娟
每到傍晚,位于郑州市管城区东大街的郑州商城遗址公园便开始热闹起来,人们在这里或散步闲坐、或跳舞唱歌,随处可见悠闲的身影、开心的笑容。
9月14日晚上8点,家在该遗址公园旁的刘阿姨像往常一样准时来到这里,跟伙伴们一起跳广场舞。“这里相当于一个没有围墙、市民可随时来游览休闲的露天‘博物馆’,在这里跳舞唱歌,感觉更有文化味儿。”刘阿姨乐呵呵地说,“这都多亏了近年来党和政府重视文化遗产保护,我们才有了这样一个好去处。”
刘阿姨的几个舞伴说,每当有外地朋友来郑州游玩时,都会带他们来看看商代城墙,逛逛遗址公园,向他们展示古老商都的魅力。
像商城遗址公园这样的考古遗址公园,郑州市已经建成24个,绿化面积6277亩,全部免费开放。如苑陵故城遗址公园,近几年节假日游客人数屡创新高。苑陵故城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秦汉时期首批实行县治的古城代表。苑陵故城遗址公园占地面积约1920亩,以展示秦汉农耕文明为主线,打造了“六圃九囿”景观。
记者了解到,郑州有各类文物古迹8651处,全国“十二五”期间重点保护的150处大遗址中,郑州占5处,是拥有大遗址数量最多的地区之一。但是,一直以来,文物工作者都面临这样一道难题:古遗址、古城址由于观赏性不高、文化内涵不易体现、保护成果不具体、不能用于城市建设、与社会联系不紧密等问题,往往是“地下气象万千,地上毫无生机”,导致群众关注度不高。
一边是古老而厚重的遗址,一边是现代化的城市生活,二者如何和谐共生?郑州市在全省率先探索出了“生态保遗”的新路径,使古遗址融入现代生活,惠及民生,让广大百姓享受到来自本土文化历史的滋养。
“生态保遗工程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批示指示精神为统领,把文化遗产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机结合起来。”郑州市文物局局长任伟说,我们将古遗址、古城址保护展示纳入生态建设,以生态建设促进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任伟表示,到2021年,全市计划建设遗址生态文化公园100处以上,促进形成遗址保护优化、生态环境美化、文化内涵突出、城市形象凸显的全国文物分布密集型城市全域保护利用示范区,让文化遗产成为百姓生活中的一部分,不断提升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
不仅是郑州,如今,安阳殷墟遗址、隋唐洛阳城天堂明堂遗址等一批考古遗址公园和大遗址保护展示园区,正在中原大地变得可感可触,成为“城市语言”和“城市符号”,吸引着众多中外游客,沉默千年的珍贵遗产重新绽放。
省文物局局长田凯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大遗址保护利用实现新突破,全省实施大遗址保护项目220个。我省多地探索以大遗址保护、遗址公园建设与特色城市发展相结合的方法,在彰显城市个性、提升城市品位的同时,培育了文化旅游主导产业,改善了人居环境,使文物保护成为一项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
老家旅游
视频河南
今日河南
猜你喜欢